赵宜真

赵宜真
(趙宜真, 赵宜真) (? -1382)元末明初著名道士。 號原陽子。 江西安福人。 少通經史, 在赴省試途中因病折返, 遂斷仕途之念, 出家成為道士。 起初師事清微派傳人曾貴寬, 復又師事吉州泰宇觀道士張天全, 得立長春北派之傳, 並拜元初江南全真道士, 內丹名家金野庵弟子李玄一為師, 修白玉蟾南宗之學, 還使當時已經瀕於絕滅的淨明道再次復興, 被奉為淨明道第四代嗣師。 元末天下大亂, 攜弟子西遊吳蜀, 又遊武當, 謁龍虎山, 得到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的敬重, 山中道士多禮為師。 後至江西雩都紫陽觀定居。 趙原陽逝後, 明代宗朱祁鈺於景泰六年(1455)追贈為〝崇文廣道純德原陽趙真人〞。 著有《靈寶歸空訣》、 《原陽子法語》, 刊有《仙傳外科集驗方》。 今《正統道藏》中所存《道法會元》所收清微雷法, 有趙宜真序, 跋數篇, 趙宜真的思想, 是有雷法與內丹相結合的特點。 在內丹方面, 將內丹大旨總括為〝攝情還性歸一元, 元一並忘忘亦去, 囊據三界入虛空, 粉碎虛空絕倫伍〞。 與全真之說大略相一致。 另外, 他還肯定外丹, 認為內、 外二丹功用雖有不同, 但造道則一, 修煉法則也基本相同。 他還特別注重從待人接物日用之中來修心煉性, 主張以日記為自我反省的方法, 日積月累, 一旦豁然開朗, 心與理相契合, 便可知道修心即修道的道理, 強調修道應〝福慧相須, 不可偏廢〞, 〝自利利他, 則彼此皆濟〞的全真普度眾生的精神。 在雷法方面, 強調作法行持的關鍵在於與〝天心〞相合, 內煉成就為外用符法靈驗之本, 儀式上的種種程序, 規定倒在其次。 他說〝清微祈禱之妙, 造化在吾身中, 而不在登壇作用之繁瑣也〞。 與宋元清微派主張趨於一致。 趙宜真弟子頗眾, 其中最著名者為明代高道劉淵然。
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а курсовая?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